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15章 万事开头难,涨价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,粮食的统购统销业已打开了缺口。议价粮虽然贵一点,但价格也不算离谱,只要收入过得去还是吃得起的。

    再说了,方唯家里的定量供应从来吃不完,缺不了姐姐和姐夫的口粮。

    “你是担心吴家兄弟以后还会报复是吧?我也想过这个问题。问题是我走了,我的大崽还在队里,那小子老实得很,我怕他会吃亏。”

    家里的老二在外地上学,学成之后肯定不会回来了。人家好歹也是一个中专生,毕业之后国家包分配,以后注定是吃商品粮的。

    老大比较木讷,读书也不行,只能在家种地。

    田炳义帮儿子娶了媳妇,主动让儿子儿媳分出去单过,也是为了他好。但现在有吴家兄弟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,他和方梅先走又不放心儿子。

    真的很纠结。

    “有啥好怕的?我迟早要收拾了他们五兄弟。你让大外甥两口子去竹器厂,他大舅是厂长,肯定能照应他们的。”

    方唯自然有说这话的底气,他不是那种六亲不认的人,他能带着社员们一起致富,自然也会帮姐姐一家过上好日子。

    田炳义先道了一声,然后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我在队里的境况没你想的那么糟糕,要不然我这个大队长岂不是当的太失败?虽然有一些人怕惹麻烦,但也有不少人还是向着我的。

    我和十来户的社员谈过了,他们愿意和我一起组成一个合作组。现在的问题就是看你这边了,是否愿意将我接纳进你们的合作社?哪怕是名义上的都行。”

    田炳义还是看好育种,他打算培育高产蔬菜种子,然后带动周边形成蔬菜种植基地。

    大队距离县城很近,以前队里养鱼有一半的产出都供应县里了,以后的蔬菜也一样。他是不会怕吴家兄弟的,主要把这个互助组搞起来,吴家兄弟算个屁。

    “真要把你们接纳进我们的合作社,恐怕不行,县里也不答应。但如果只是名义上的,咱们可以打着合作的旗号,我给你们提供技术支持。”

    方唯一听,觉得姐夫说的也有道理。对方堂堂一个大队长就这么走了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怕呢吴家那几个恶棍呢。

    其实,培育高产蔬菜种子或者给县城供应蔬菜,都比种粮食赚钱。

    十几户人家也在一起,种植部分粮食给来交任务,生产的田地就可以培育蔬菜种子。既然田炳义愿意打着瑶岭种业合作社的旗号,那么他就可以对这部分土地进行指定。

    这在以前的育种基地以及大东北都经过了验证,不存在任何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有你这句话就行,我们刚开始的力量很薄弱,得靠你们的名头和技术支持才能发展起来。今晚你干脆别走了,我去把大家喊过来,有你在也能给他们增加不少信心。”

    田炳义本来就打算在夏种之前搞定这件事,现在有了方唯的保证,他哪里还坐得住,起身就去找人。

    不一会,就有将近二十个社员来到了家里。

    方唯再次表明了愿意帮助他们培育良种的态度,同时还答应允许他们打着合作社的旗号,从事生产活动。

    这其实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意思,一方面培育出来的种子好卖,另一方面也没人敢欺负他们。

    对于方唯来说,仅仅是举手之劳而已,只要不打着合作社的旗号瞎搞就没事。不放心别人,他还能不放心二姐夫不成?

    “但我要把丑话说在前头,你们不能走邪门歪道,一旦我发现了此类问题,那么咱们之间的口头协议立马作废,合作社那边还会追究你们的责任。”

    “那不能,你帮了我们,我们还胡搞瞎搞,那就不是人了。”

    方唯点点头,答应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。

    像这种联合只能是利益的联合,要让大家看到希望还得有约束,这样一来田炳义的工作就好做了。

    田炳义趁热打铁,马上拿出了纸和笔,大家写了文书,并在文书上签名按了手印。这就是基层的契约形式,不会有人毁约的。

    对于方唯来说,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
    第二天起来,他就跟着田炳义去田里看了看,然后不得不佩服姐夫眼光。

    互助组这些人的田地全都连成片,今后的生产会方便很多。

    “姐夫,你们接下来的生产是怎么考虑的?”

    不出方唯的预料,针对这些土地,他直接就进行了指定。把这些田地纳入到种植区就好办了,无论是育种还是种植水稻,产量都有保证。

    “我们打算种植一部分水稻,用来交公粮和保证口粮,剩下的地用来培育蔬菜种子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能培育高产稻种就更好了,我有把握换购回来粮食,那么大家的收入还能提高。”

    田炳义一边回答,一边满怀期望的看着方唯。

    实际上早在前些年他就尝试过培育稻种,也帮育种基地培育过育种材料,毫无疑问都以失败而告终。

    他本来都死心了,但育种中心和整个瑶岭公社在育种方

第315章 万事开头难,涨价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